为全面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10月18-20日,首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融汇半岛酒店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500余名线下线上刊界同仁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计。
大会合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重庆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程伟,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戈帆,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温相勇,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编辑学报》主编陈浩元,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段勇,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压电与声光》主编马晋毅,国家杰青、清华大学教授、JDMD主编褚福磊,长江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IJHM主编严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栗延文,《中华肝脏病杂志》《肝博士》、JCTH总编辑任红,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研究》主编程宗明,以及重庆期刊管理部门的部分领导、分论坛报告专家、部分学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等。
奋进中的重庆科技期刊
100篇精品论文入选名单
大会开幕式
10月19日上午,大会隆重开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重庆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程伟、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戈帆、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温相勇分别致辞。
刘兴平部长表示,中科协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学术期刊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联合七部门共同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国际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尚未形成整体性的优势,仍然处于有待突破的关键时期,与建设世界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加强一流期刊建设,深化出版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期刊发展生态方面开拓创新,希望与会嘉宾充分交流沟通,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理念,注入新动能,开辟新路径。
刘兴平部长致辞
程伟副书记表示,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展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迫切需要科技期刊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助力学科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助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专家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己任,全力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为新重庆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程伟副书记致辞
戈帆副主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科协坚持把高品质科技期刊建设作为深化科协改革的重要内容,将着力发挥跨界融合的协同优势,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在政策扶持、集群发展、活动平台、创新文化方面持续用力,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科协力量、学会力量、期刊力量。
戈帆副主席致辞
温相勇巡视员表示,学术期刊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促进理论创新、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科教兴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支点。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本次大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提升出版工作实效;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期刊高品质建设;以国际传播为目标,推动期刊融合发展。
温相勇巡视员致辞
为展现重庆科技期刊的发展概况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明确未来努力方向,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特组织编撰了《重庆市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3)》,董毅敏书记、戈帆副主席、温相勇巡视员、彭熙理事长为《重庆市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3)》的发布揭牌。
《重庆市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3)》发布仪式
为整合多方资源,探索跨业态、跨学科、跨群体、跨行业、跨区域的“出版+”运营模式,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分别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资源总监郑一波、重庆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显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重庆市科技期刊发展打造优质平台和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鼓励重庆市科技期刊发表高品质学术论文和科技期刊从业人员从事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科技期刊编辑从业人员成长成才,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了首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100篇精品论文评选活动,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石超峰副理事长介绍了评奖情况。此次共评选出理、工、农、医学论文80篇,出版学论文20篇。刘兴平部长等6位嘉宾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100篇精品论文颁奖典礼
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以“开放·创新·融合”为主题,特别邀请了5位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分享先进的办刊理念和成功的办刊经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董毅敏作了题为《数智赋能 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期刊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了期刊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数智赋能推动期刊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思考。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Horticulture Research主编、Maximum Academic Press创始人程宗明作了题为《一流学术期刊引领科研开放、创新与融合》的报告。他认为,一流学术期刊处于学术评价和科研学术链的顶端,同时又是体现一流人才、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和国家软硬实力的基础。一流期刊可以也应该引领开放科学、科研创新和“研学产”的融合。基于一流期刊的引领作用,我国应做大做强一流学术期刊,把握学术评鉴和记录科技史的话语权。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张铁明作了题为《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转型的路径与思路》的报告,简要梳理了我国开放获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撑体系,并从国家和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出版机构、学/协会、图书馆、基金资助机构等层面,提出了我国期刊开放获取转型的相关建议,给出了期刊整体层面和单刊的开放获取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金属加工杂志社顾问、原社长栗延文作了题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针对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特别是技术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媒体融合、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金属加工杂志社全媒体转型的战略方向、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基本思路及做法,并结合案例对数字媒体产品体系布局思路、重点产品创新进展进行介绍。
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主任张俊娥作了题为《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报告。她认为,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可客观地说明期刊被科研工作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进而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详细介绍了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情况。
/ 主持人风采 /
同期活动
大会同期开设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路径” “科技期刊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基于新媒体和AI促进科技期刊内容转化与传播” “技术助力科技期刊发展”3个分论坛,以及高端对话、重庆科技期刊智库第一次沙龙活动——高质量期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精品出版论文作者分享报告会、第23次“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等活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今后办刊提供了宝贵借鉴和有益参考。
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大会即将圆满落下帷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精彩的刊界盛宴完美呈现,令人沉醉其中,意犹未尽。在此特别感谢为大会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专家、学者,感谢全体参会者的积极参与,感谢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各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感谢会务组的全力以赴。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未来,让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共同推动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期待下一次相聚。
彭熙理事长作大会总结
本次大会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深度融合,拓展国际视野,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