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上午,“第三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29届京津沪渝科技期刊主编/社长研讨会”在重庆富力假日酒店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融合创新,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为主题,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共500余名期刊同仁参会。
![]()
大会现场
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李军,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戈帆,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进,重庆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戚志林,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蒲洋,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段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宣传统战与科普处处长张柯,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杨琼,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四级调研员陈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均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编辑肖宏,重庆市期刊协会会长聂昌红,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雪飞,天津中草药杂志社总经理、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理事长陈常青,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理事长王利,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蕾,重庆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谭先锋,《编辑学报》名誉主编陈浩元,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航空学报杂志社社长蔡斐,《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编辑部主任马英,中国激光杂志社《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李瑞娟,《镁合金学报》常务副主编彭晓东,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所长、《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副主编谢雪,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技与出版》杂志社主编苏磊,以及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监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全国期刊出版单位的社长、主编、主任和编辑人员等出席开幕式。
![]()
会议合影
开幕式上,重庆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戚志林,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雪飞,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蕾,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进,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戈帆分别致辞。
戚志林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重庆科技大学始终坚守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石油、冶金等关键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24年,学校科研合同经费高达3.57亿元,稳居中国高校企业科研经费排名前100强;近五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50余项,获奖总数与牵头项目数均位于在渝高校前列。他强调,科技期刊对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主办的《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紧密围绕优势学科,开设“油气勘探与开发”“冶金材料与化工”等特色栏目,在助力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诚挚希望参会同仁能够深入交流经验,携手共促科技期刊事业蓬勃发展。
![]()
戚志林副校长致辞
彭雪飞副理事长指出,京津沪渝四地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在科技期刊建设领域始终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过去一年,四地期刊界围绕学术影响力提升、国际化传播突破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她期待与各位同仁一道,探讨科技期刊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新使命,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期刊业态创新的新路径。她提到,北京科技期刊学会将积极筹备“第30届京津沪渝科技期刊主编/社长研讨会”,力争以更丰富的议题、更开放的平台、更务实的交流,为四地期刊界搭建深化合作的新桥梁。
![]()
彭雪飞副理事长致辞
杨蕾副理事长强调,京津沪渝四地科技期刊界的研讨交流,历来是推动区域学术传播合作的重要纽带。本次大会不仅延续了四地同仁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更为聚焦行业前沿、共商发展大计搭建了广阔平台。她特别指出,重庆是一座魅力之城,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质,吸引期刊同行纷纷前往,重庆在科技期刊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本次大会精准契合了当下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议题,她期待四地同仁能够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分享经验,让本次大会成为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
杨蕾副理事长致辞
张进二级巡视员指出,科技期刊是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直接体现着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国家层面已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学术期刊建设,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保障。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6部门出台《重庆市推动渝版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案》,并连续14年开展期刊出版专项资助工作,连续25年开展期刊编校质量考核和综合质量考核工作。今年,还开展了重庆市期刊高质量发展案例库建设遴选工作,并正式发布了《构建“号均论英雄”数智融跨出版体系改革方案》。目前,重庆科技期刊已形成特色发展格局,并牵头创建、组织“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编辑大碗茶”学术沙龙等多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她期待与各位专家、同行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
张进二级巡视员致辞
戈帆副主席表示,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期刊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科协实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提能拓展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等政策明确要求科研成果优先在国内期刊发表,这些举措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重庆近百种科技期刊中,超六成建有特色新媒体平台,英文期刊国际传播成效显著,但整体发展仍存在短板。因此,她对市科技期刊学会提出四点希望:坚持政治引领、推进集群发展、聚焦人才建设、深化开放合作,并强调市科协将持续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全力支持科技期刊事业繁荣发展。
![]()
戈帆副主席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李军,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戈帆,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蒲洋,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彭熙共同发布《重庆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5)》;彭熙理事长对报告的创作背景、核心议题、框架结构等内容作了简单介绍。该报告由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智库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紧扣重庆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主题,通过系统调研与数据分析,全面梳理其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制约因素。不仅呈现了当前集群化整体图景与典型案例,还从多维度剖析问题、分析需求、构想路径并给出政策建议。旨在推动重庆科技期刊实质性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重庆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25)》发布仪式
![]()
彭熙理事长对报告作介绍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段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宣传统战与科普处处长张柯,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杨琼,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委刘国栋共同发布《渝科出品•科普系列读物(二)(三)》。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高度重视利用期刊专家资源开展科普工作,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出版读物等方式,推动科技社团履行科普传播职能,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2024年10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渝科出品·科普系列读物》,至今已出版《急性软组织损伤自救互救方法》《感冒用药知多少》《健康运动护好膝关节》。2025年,该系列读物被列入“重庆市全国科普月市级学会联合行动项目”。
![]()
《渝科出品•科普系列读物(二)(三)》发布仪式
为充分激发重庆市科技期刊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内在动力,全方位促进编辑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与梯队建设,本届大会评选出“第三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100篇精品论文”,同期举办“首届青年编辑技能实践案例示范大赛”,获得了科技期刊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明,重庆期刊协会会长聂昌红,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均民,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编辑肖宏,《编辑学报》名誉主编陈浩元,重庆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四级调研员陈瀚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
![]()
“第三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100篇精品论文”颁奖典礼
![]()
“首届青年编辑技能实践案例示范大赛”颁奖典礼
本次大会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的指导下,由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联合主办,由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重庆科技大学共同承办。旨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相关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推进科技期刊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高水平科技期刊,为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贡献力量,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本次大会还由《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编辑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部、深圳箭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OAE出版社、东壁科技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知网、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长江文库(武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并获得了《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出版广角》、华龙网的大力支持。
今年,“第三届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与“第29届京津沪渝科技期刊主编/社长研讨会”联袂登场。京津沪渝四地科技期刊的办刊力量齐聚一堂,围绕行业关键议题展开跨地域深度对话与交流,促进办刊经验互鉴、模式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具有深远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主持人风采
![]()
![]()
![]()
![]()
![]()
![]()
![]()
![]()
![]()
会场花絮